摘要:廣東古人避暑神器大賞!
時間已經來到九月中下旬,但廣州的氣溫依然是居高不下。
今年夏天讓廣州人直呼“頂唔順”,據統計,6-8月廣州35°及以上的高溫天氣達到38天,最高溫達到38°。
而“熱死人”不只是一句單純的玩笑,7月時,廣州有醫(yī)院I的CU在一周內就收治4名熱射病患者,
早在古代,嶺南人同樣深受暑熱的困擾,以至于漢武帝想攻打南越時,淮南王劉安就向其進諫:“南方暑濕,近夏瘴熱,暴露水居,蝮蛇盆生,疾病多作,兵未血刃,而病死者十之二三?!?/strong>暑熱,像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子。
相信有不少朋友會好奇,在既沒有風扇更沒有空調的古代,廣東人是如何度過漫長的夏季呢?今天我們就從四個方面看看古代廣東人解暑降溫的智慧吧!
衣著
高溫之時,減少衣物的覆蓋面積是不少古代百姓避暑的第一要務。南方人由于受到中原禮制的影響較小,因此在衣著上頗有些“放蕩不羈愛自由”。
南越王墓曾出土過一件百越人操蛇銅托座,刻畫了土著居民的形象:身著短袖短褲,手腳佩戴銅環(huán)。
還有些勞動人民會穿上“接地氣”的裲襠和袹腹。“裲襠”類似今天的背心,《釋名·釋衣服》中記載:“裲襠,其一當胸,其一當背也?!奔辞昂蟾饕黄疾?,在肩部有兩條帶子相連。
而“袹腹”就是露腰的背心,一片長布,中間剪個洞兩邊搭下來,側邊各用四根繩連著?!缎新冯y》曾道:“裲襠雙心共一抹,袙復兩邊作八撮。
不過,這種背心式產品并不適合在相對正式的場合穿,但是對需要長期露天行走、勞作的人來說再方便不過。
除了減少物料,古代廣東人在衣服材質的選擇上也大有講究。
進入農歷六月酷暑之時,普通百姓便紛紛換上“葛衣”,迎接“葛衣期”。古人從葛的植物皮中提取纖維制衣,這種天然纖維織物清透涼爽,價錢還很經濟實惠。
《夏日作》一詩中寫道:“葛衣疏且單,紗帽輕復寬,一衣與一帽,可以過炎天。止于便吾體,何必被羅紈。”意思就是,靠一件葛衣就可以度過炎炎夏日,同時相比于紗、羅等精美絲織品來說,葛衣成本低廉。
對于普通民眾來說,紗、羅可以說是“奢侈品”的代名詞,不過這可是富貴人家的心頭好。
紗與羅都是由蠶絲紡織而成的絲織物,輕薄是其最大的特點。
唐代就曾流傳過“錦衣五重”的典故,一位阿拉伯商人遇到一位穿著紗衣的唐朝官員,透過五層衣服仍能看見他胸口的黑痣。
更有趣的是,一些有錢的廣東人為了降溫,還會把竹子穿在身上。
自古以來,竹制品就是南方人夏季納涼的良品,比如家中常見的竹席、竹枕等,而古人也因地制宜制作“竹衣”。古人在外衣里貼身穿一件竹衣,讓外衣跟身體隔開,方便排汗,俗稱“隔汗衣”。
竹衣的原材料是一種僅產于廣東、廣西等地的單枝竹。它們生長于海拔約為300-800米的石巖山上。
雖然原料不算昂貴,但竹衣的的制作可以說是“一項大工程”。工匠需要將竹子打磨成同樣的大小粗細,將其依次穿連。在竹管上打洞后,再用線將其相連,難度一點也不小。
飲食
除了穿衣,愛吃的廣東人在制作避暑食物上也花了不少功夫,“冰”就是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那么冰塊是怎么來的呢?古代有專門的藏冰之所。周王室為了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,專門成立相應的機構管理“冰政”,從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,工人在北方鑿取冰塊,運到名為“凌陰”的冰窖中儲存,等到酷暑便可取出供貴族享用。
對于北方貴族而言,冰塊來之不易,更別說地處嶺南的廣東人了。因此在秦漢時期,廣東人過夏天,制冷和保鮮的重任就交給了水井。古人在井中放置一口大甕作為食品的冷藏室,或者將食品放在籃子中,用繩索系于井下保存。
在南越王宮署遺址,還能看到秦漢的水井遺跡,“深井冰水”為廣東的炎炎夏日增添一絲清爽。
而到了唐宋時期,聰明的古人發(fā)現硝石溶于水的時候會吸收大量的熱,使得水迅速降溫,結成冰塊。硝石其實就是硝酸鉀,古人利用化學原理,開始應用這項一年四季都可以制冰的技術。
后來到清朝,廣東市面上的冰塊更加普遍。十九世紀,歐美商家將北美冰塊運至廣州。這種出口冰塊體積特別大,運輸途中還要在上面遮蓋厚厚的一層布,防止陽光照射。
冰塊在廣東十分暢銷,但歐美商人并不是主要靠賣冰塊賺錢。當時歐美國家需要中國的商品,但中國卻并不怎么需要歐美的產品,有冰塊賣總比空跑一趟強。
有了冰,“冰箱”也應運而生。
“鑒”便是古代廣東人用來冷藏食物的器具,冰鑒的外形很有特點,銅制的外壁和內壁之間有很大的空間,若將上面的蓋子拿開,俯視它的形狀如同一個“回”字。
“鑒”分里外兩層,外層放冰,內層放果蔬或飲料。同時,一些冰鑒的蓋子上還會有幾個小孔,冷氣通過小孔往外冒,“鑒”搖身一變成為冰箱空調一體機。
有了冰和鑒,廣東人終于能喝上一杯冰飲,吃上一啖冰鎮(zhèn)水果了!不過冰的價格昂貴,喝一碗涼茶對于廣東人來說更實際。
涼茶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晉時期,當時嶺南地區(qū)曾大規(guī)模爆發(fā)瘴癘,這是一種山林間濕熱瘴毒所致的疾病。中醫(yī)祖師葛洪在羅浮山潛心鉆研后,發(fā)明了涼茶以解瘴癘,緩解嶺南人的痛苦。
除了清涼降火,古代廣東人還想出一種“以熱制熱”的消暑方法。
那就是在烈日炎炎之下,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餅。湯餅是一種面食,大致相當于現在的面片湯。據《荊楚歲時記》記載:“伏日進湯餅,名為消惡。”消惡即是消暑,古人認為熱湯喝下去之后,能出一身大汗,可以將身體里的暑氣帶走。不過放在今天看來,這種飲食方式究竟能否消暑,就要打個問號了。
住宅
廣東人在飲食上創(chuàng)造了原始冰箱,在建筑上也樂于創(chuàng)造生態(tài)空調。
古代廣東人鐘愛干欄式建筑,該建筑多為木結構,下層架空,可以放置農具或者飼養(yǎng)家畜,人居樓上。干欄式建筑不僅滿足了防潮抗洪的需要,也解決了嶺南地區(qū)需降溫、通風的問題。
干欄多采用茅草、樹葉、樹皮等搭建屋頂,墻壁使用木材和竹子搭建,所以房子在透氣性能上極佳,是古代廣東人防止暑熱、適應環(huán)境的絕佳選擇。
嶺南地區(qū)在西漢中后期仍保留著干欄式建筑,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;東漢前期出現了單層陶屋,二層的干欄建筑逐漸向單層建筑發(fā)展。
除此之外,不得不提的還有古代嶺南人發(fā)明的“冷巷”,它被譽為嶺南建筑的精髓。
“冷巷”分為“露天冷巷”和“室內冷巷”兩種。一種是外墻與周圍墻之間形成的狹窄露天通道,此巷高而窄,受太陽照射的面積小,被稱為“露天冷巷”,也稱“青云巷”。
另一種“室內冷巷”連接各房間的通道,截面面積較小,經過這里時風速會增大,與冷巷接通的房間內較熱的空氣會被帶出,從而達到通風降溫效果。
在光緒年間初建的陳家祠內,廳堂之間、廳廂之間以及正廳和側廳之間均有冷巷。
據測試,當環(huán)境最高溫達到36.7℃時,人們在陳家祠后東廳測得32.7℃,溫差為4℃。冷巷能有效幫助古代嶺南人住得更舒適。
器具
在夏日,古代廣東人還有一件樸實的“神器”,那就是扇子。
古人給扇子冠過不少文雅的美稱,例如“搖風”、“涼友”,“凈君掃浮塵,涼友招清風”便體現了古人對扇子的情有獨鐘。
普通人家的扇子多為竹編;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用絹帛制扇,搖起來也輕松;而達官貴人,則可以享受“人工風扇”帶來的愜意。
漢代,曾有一種名叫“葉輪撥風”的大型納涼器具橫空出世,在一個軸上裝上扇葉,軸心上拴繩索,仆人拉動繩索,扇葉就會被帶動旋轉,產生一股股涼風。
東晉葛洪《西京雜記》中記載:“一人運之,滿堂寒顫。”可見其降溫效果是相當不錯。
白天還可以手動生風,晚上睡覺時又怎么納涼呢?廣東古人又有兩大法寶。
一個是玉枕。玉石性寒涼,有“寒玉”之稱,玉石制成的用具,適宜消暑解熱。西漢文學家鄒陽的《酒賦》中,便有“君王憑玉幾,倚玉屏”之句。玉石還可以用來制成床具,例如玉床、玉席、玉枕等。
不過真正的玉枕,升斗小民可用不起,而出現在尋常百姓家里的“玉枕”,通常指的是瓷枕。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中就展示了各式各樣的古代陶瓷枕。
除此之外,宋詞中也出現過陶瓷枕的身影。李清照的傳世名篇《醉花陰》中提到“佳節(jié)又重陽,玉枕紗廚,半夜涼初透?!?/strong>其中的“玉枕”指的就是瓷枕,因其瑩潤光潔,才被稱為“玉枕”。
兩宋時期,隨著陶瓷制作工藝的提升,陶瓷枕的發(fā)展進入了一個高潮階段。宋代瓷枕的生產遍及廣東、廣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西等廣大地區(qū)。
第二個法寶便是“竹夫人”。除了竹條本身性涼之外,“竹夫人”還應用了“過堂風”的原理,它通體中空,就像一座房子,四周編織的網眼類似于窗戶,輕風拂過后,就會傳來絲絲涼意。“竹夫人”可以抱在懷里,也可以放在手臂和膝蓋下。
而“竹夫人”這個名字,還是取自文人蘇軾。由于古人會把“竹夫人”抱在懷里,一起入睡,又因“竹夫人”外形與常人相似,便得此雅稱。
蘇軾曾在詩中寫道:“留我同行木上坐,贈君無語竹夫人?!币馑际墙o老朋友送去了一個不會說話的竹夫人作為禮物。
雖然古代的生活水平與現代不能相提并論,但即便這樣,廣東古人也并沒有在夏天“坐以待熱”,而是積極主動地探索避暑的方式,展現著他們的生存智慧與生活美學。
參考文獻:
-
中國文物報:《古人如何避暑消夏》
-
國家人文歷史:《夏天那么熱,古人還會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嗎》
-
科普廣州:《沒有空調,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?》
各位自己友,
你最欣賞古人哪種納涼方式?
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言!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Bunny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《沒有空調和冰箱,廣東人在古代是怎么度過炎炎夏日的?》http://m.ibt120.cn/story/89563.html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