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? ? ?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(1152)香山立縣后,第一件大事,就是興建一座縣城。
縣城選址,關(guān)系到千秋萬代的興衰,誰也不敢掉以輕心。最后為什么會選定在石岐,史書上有兩種說法。
一種是說,在討論城址時,陳天覺與三鄉(xiāng)鄭族出現(xiàn)了意見分歧。陳天覺希望縣城建在仁山下的仁厚村一帶,而鄭族則希望建在三鄉(xiāng)雍陌村一帶。
香山的鄭族,分為三鄉(xiāng)鄭(西山鄭)、義門鄭、蓮塘鄭和古鶴鄭四支。其中,三鄉(xiāng)鄭的始祖就是從福建莆田遷來的鄭菊叟,子孫分布在烏石、古鶴、雍陌等地。橋頭村的鄭廷舉、鄭廷輔兄弟,平時熱心公益,是兩位深孚眾望的鄉(xiāng)紳,說話有一言九鼎的份量。他們主張縣城建在雍陌村,得到很多人的支持。
雍陌村在今中山溫泉旁邊,緊挨著羅三妹山。相傳當年雍陌村有一女子叫羅三妹,自幼失怙,家貧如洗。母親不幸又罹重病,羅三妹朝夕侍奉左右,毫無倦容。在她14歲那年,母親病逝了,羅三妹悲痛欲絕,終日涕泣,十幾天粒米未進,竟至哀傷而死。后來村民為紀念這位孝女,把這座山命名為“羅三妹山”,并在山上興建了一座羅仙姑廟。
羅三妹山海拔98.8米,又有小香山之名。最有名的是山上有五六塊巨石,重重疊疊,危如累卵,看得人心驚膽顫。用石塊敲擊巨石中點,鏗然作響,聽上去就像擊鼓的聲音。在兩排巨石之間,只留下一線罅隙,翹首上望,只見一線藍天,故名“一線天”。至今仍是中山的一大奇景。
陳天覺卻認為,石岐的地理更佳。石岐這個名字,本身包含了山與水?!笆敝笩煻丈?,海拔55.7米,相傳以前山上巖石嶙峋,人稱“石山”。嘉靖朝的《香山縣志》說:“石岐山在縣西北一里,與蓮峰對峙,高厚多石,直入海中?!焙髞聿墒^多,才成了一座土山。煙墩山與武山(今稱西山)、仁山、壽山相連,有如一道天然屏障。而“岐”則指石岐河,水自西江而來,其間分分合合,歧出多道,在石岐的西北方,與獅滘河交接,繞煙墩山而過,最后匯入橫門水道。古時“岐”與“歧”是相通的,在鄭愚詩中,有“岐海正分流”之句,寫的正是石岐之水,千枝百脈,繁錯相織的形態(tài)。
對石岐山水的形成,1963年撰寫的《石岐志》,有詳細描述:“古代石岐山之周圍為海洋,經(jīng)過大自然本身‘滄海桑田’的變化,長期潮汐之一漲一退,西潦東注,上流而下,土塊和沖積層便順沿山邊,漸次形成海灘。后經(jīng)人工修筑,把山邊砂石填覆于海灘之上,構(gòu)筑成一條大堤,橫臥海邊。”據(jù)說,石岐海邊的南、北兩道石堤(石岐人把它們叫做上基、下基),就是陳天覺帶領(lǐng)人們修筑的。筑堤需要大量石塊,后人猜測,很可能就是從煙墩山上挖來的。
石岐依山傍水,山環(huán)水抱,水陸交通,四通八達,堪稱建城的風水寶地。但鄭氏族人堅持要建在三鄉(xiāng),他們深信,三鄉(xiāng)才是兒孫富貴家無窮的風水寶地。雙方都是為了香山好,相持不下,最后達成了妥協(xié),采用稱土之法,看看哪里的土重,就在那里建城。這是古人傳下來辨土兇吉之法,在《相宅經(jīng)纂》里有記載:“取土一塊,四面方一寸稱之,重九兩以上為吉地,五、七兩為中吉,三、四兩兇地。或用斗量土,土擊碎量平斗口,稱之,每斗以十斤為上等,八九斤中等,七八斤下等。”在稱土時,陳天覺事先讓人在石岐的土里,悄悄混入鐵砂,結(jié)果稱出來比雍陌的土重,鄭氏的族人也沒話可說了。
另一種說法,出自乾隆朝的《香山縣志》,說陳天覺主張在自己家的釜涌建縣城,其他人反對,雙方爭持不下,決定以秤土輕重決定?!氨娨孕蝿莨虉?zhí),乃陰布鐵砂于今城址,曰建城必貴地,地貴者土重。因秤土,重倍釜涌。遂建焉,號鐵城?!笔钩鰮借F砂這種小陰招的,變成了是“眾人”,而不是陳天覺了。但從地理上看,釜涌就在后來建成的鐵城東門外,煙火鄰居,雞犬相聞,何至于要出拗爆呢?
這個故事,在坊間流傳很久,甚至被寫入了縣志,雖然歷朝歷代都有質(zhì)疑,但香山人還是津津樂道。
縣城定址石岐后,陳天覺請了仁厚鄉(xiāng)曲涌村的梁溪甫設(shè)計施工,梁溪甫一家三代都是做三行的,[2]他的父親曾帶他上過京師,見識過巍巍的高城深池。梁溪甫用心區(qū)畫,繪圖設(shè)計,他的四個兒子,長子天盛善施工,二子天福擅瓦工,三子天富擅木工,四子天財擅磁漆雕刻,各人負責一座城門的施工。
為籌集工程費用,陳天覺帶頭捐糧數(shù)千斛,橋頭鄭廷舉兄弟也捐糧數(shù)千斛,縣中富戶、鹽場、銀場、漁場一呼眾應,踴躍贊襄,東莞縣也出了一些錢,很快籌得十萬斛的糧餉。在陳天覺的監(jiān)督下,鳩工庀材,大興土木,開始修建香山人的城池了。
修城的方法,是先依城墻的厚度,兩邊架起木板,往中間填泥土、石塊、蠔殼之類的東西,填一層夯實一層,再填一層,再夯實一層。香山寨的士兵和各村的青壯年,紛紛加入到筑城民工隊伍里,挑土的挑土,夯地的夯地,工地上人如潮涌,熱氣騰騰,打夯的號子聲響徹云霄。陳天覺每天都要到工地上巡視一番,看著城墻一天天長高,一天天延長,內(nèi)心有一種難以言狀的自豪。
根據(jù)北宋李誡所編寫的《營造法式》,各地對夯土城墻的修筑,都有嚴格標準,“筑墻之制,每墻厚三尺,則高九尺,其上斜收,比厚減半,若高墻三尺,則厚加一尺,減亦如之”。香山的城墻,周圍四百五十丈,建有四座城門,南為阜民門,東為啟秀門,北為拱辰門,西為登瀛門。當初由于陳天覺在泥土中混入鐵砂,才選址石岐興建這座縣城,所以人們又給它起了個響當當?shù)拿帧F城。
這一帶本來都叫石岐,但自從建了縣城以后,香山人慢慢習慣了把城內(nèi)叫做“鐵城”,西城外大廟下、上下基、青云橋一帶,才叫做“石岐”。直到20世紀,城墻已經(jīng)拆除了,但那些住在原縣城范圍內(nèi)的老人們,仍然把去鐵城范圍外的孫文西路,叫做“去石岐”,年輕人聽了唔明解:“這里不就是石岐嗎?你還去哪個石岐?”老人一本正經(jīng)地回答:“這里是鐵城。”
仁山下原有一戶官宦人家,主人叫劉必從,紹興年間封敦武校尉,授邕州副將,他的父親封忠訓大大,兄長封訓武校尉。劉必從對建城也非常熱心,甚至爽快地把一塊祖地捐了出來建縣衙,自己舉家遷居長洲村。
縣衙是一組青磚灰瓦的建筑,北靠著仁山,位置在今孫中山紀念堂公園內(nèi),大門前左有旌善亭,右有申明亭,建筑深三十余丈,廣十七丈有余。儀門、照壁、耳房、吏房、譙樓、庫樓、獄房、廚舍悉備;正堂明鏡高懸,儀型森嚴,四面山墻環(huán)繞,廨舍廊閣儼然。西側(cè)是關(guān)帝廟,東側(cè)是城隍廟、守御所、文昌廟和東岳廟。南門外正對著麻洲街,街旁有一座小小的雷壇,用來祭祀雷神。西門外還有山川壇、三元廟、觀音閣、天妃廟;東門外有一座金花廟;北門外是北帝廟。各路神仙各安其所,歆享人間俎豆。
為了表彰梁溪甫一家在建城工程中的出色貢獻,由良都沙涌馬氏縉紳提議及資助,縣知府主贊,梁溪甫父子五人在曲涌村建起了“功建鐵城梁公祠”,錄載其事,以傳后世。但鄉(xiāng)間一直有種說法,說梁溪甫父子在生時為自己建祠堂,犯了忌諱,所以后來梁家人丁不旺,祠堂也一度荒廢,1925年重建過,祠內(nèi)立碑,碑文寫的卻是:“三世祖孫澤公賜進士,通判鄂州軍事,督理建筑香山城有功,崇祀鄉(xiāng)賢禮,曰有功德于民則祀之?!狈铎氲氖堑谝粋€提出立縣的梁杞,而不是梁溪甫父子,但說梁杞“督理建筑香山城”,卻是張冠李戴了。
朝廷雖然批準成立香山縣,但并沒有委任縣官,而是由東莞縣尹姚孝資兼任。直到南宋乾道五年(1169),才由范文林出任縣尹,這時已經(jīng)立縣十七年了。
鐵城在元代沒有太多改變,到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3)時,由守御千戶陳豫廣主持,進行了徹底的改建,把夯土墻改成磚墻,城墻高一丈七尺,上寬一丈,下寬一丈八尺,周圍六百三十六丈;城墻上有三千六百四十個雉堞,四個城門一律以方位命名,南門在今長泰街與治安街之間,北門在今拱辰路與扒沙街之間,東門在今孫文中路與扒沙街交界處,西門在今弓箭巷與孫文中路之間。共興建了四座城樓,四座譙樓,四座兵馬司,兩座水關(guān),十二個警鋪。規(guī)模比南宋時大大擴張了,亦愈加雄偉壯觀。明代香山人黃佐在嘉靖朝的《香山縣志》中,對縣城有一段氣象雄闊的描寫:?
?在鐵城的東郊,有一條蜆涌,水從沙岡而來,在東郊庫涌(充)分為兩支,其中一支繞城而過,經(jīng)今天的銀通街、柏山村,彎過了九道彎,匯入從南門河、方基涌,人們就把條河稱為九曲河,如同縣城的護城河一般。
相傳當年修筑鐵城時,東西北面都是丘陵山地,唯獨南面是一馬平川,九曲河水面寬闊,水流急湍,在修筑南門時,人們遇到了難題,投入河中的砂石,瞬間被水沖走。大家議論紛紛,都說水中有怪物作祟,必須有寶物鎮(zhèn)伏,才能繼續(xù)施工。陳天覺家中有一只聚寶盆,是多年前他在河邊救了八只由神仙化身的田雞,神仙為了報答他,把聚寶盆送了給他。這只神奇的盆子,你放什么東西進去,它就會不斷繁殖,放谷子進去就會生出很多谷子,放銀兩進去就會生出很多銀兩。陳天覺把聚寶盆獻了出來,裝了一盆砂石,放入河中,河水立即平靜下來,人們在聚寶盆生出的砂石上修起了南門。
南門的官名叫“阜民門”,但石岐人習慣把它叫做“南門頭”,風水佬說南門是“生門”,北門是“死門”。以前拱辰門(北門)外是較場,也是處決死囚的刑場,所以人們覺得這個地方不太吉利。凡是到香山的官員,都把官船??吭诘清T(西門)外的天字碼頭,卻不從西門進城,而是繞一個大圈,從南門進城。南門內(nèi)大街叫正薰街,也就是今天的民生路。后來邑人在城門旁邊的街道上建了一座方塔,以匯攏聚寶盆的仙氣,名為方塔街,這條街至今猶在??h城建成十九年后,縣尹梁益謙又對南濠進行了一次改造,疏浚河道,引水灌溉陂田,令附近的鄉(xiāng)民都受益。
雖然香山算不上富裕,明代的《永樂大典》甚至語帶輕蔑地宣稱:“香山為邑,海中一島耳,其地最狹,其民最貧?!焙髞碛酗L水佬聲稱,石岐的地形本來是“網(wǎng)繒地”,煙墩山與馬山,隔江相對,就像兩根撐桿,撐起這張網(wǎng)。但煙墩山比較略矮,令這張網(wǎng)向煙墩山傾斜了,財氣便從這里溜走了。于是,明代萬歷三十六年(1608),邑人向知縣蔡繼善提議,在煙墩山上修建一座風水塔,以捍門砂。官府接納眾議,在煙墩山上,建起一座七層八角的花塔,塔高24.5米,凌角牙磚與線磚相間疊澀出檐,塔剎是鐵鑄寶瓶,翼翼然,巋巋然,挺立于蒼蒼林靄之間,就像一支直指藍天的大筆,所以又稱為“阜峰文筆”,是香山最著名的地標之一。
阜峰文筆
其實,香山人并不覺得自己很窮,緊挨著番禺、南海、順德、東莞、新會這些魚米之鄉(xiāng),從鐵城出發(fā),到廣州不過四百里水路,四日可達;到南海泌沖也不過一天半的水程,到番禺兩天足夠。對珠江三角洲的人來說,船比車更重要,船能到達的地方,就算交通便利了。水路四通八達,意味著“財通四海,利達三江”,再窮也窮不到哪里去。
承平時代,九曲河是鐵城人盛夏消暑的好地方。飛霞半縷,綠水繞城,涼風習習,兩岸樹影婆娑。文人墨客泛舟水上,一壺菊花清酒,一碟和味龍虱,吟詩作賦,發(fā)其胸中磊落之氣。漁翁蓑笠綸竿,垂釣于林岸,時有頑童故意向水中投擲土塊,驚走魚群,漁翁也不以為意,呵呵一笑,穩(wěn)坐不動。載著柴薪、禾稈的船只,順流而下,船夫站在船頭棹艇,竹篙一左一右,一起一落,帶起點點水花飛濺。遠處埗頭傳來了稚童的聲音:“行渡渡,阿婆買豆腐。買唔到,踣踣倒……”此情此景,處處透出盎然的生機。
明弘治年間(1488—1505),在城墻外再擴地兩丈多,興建子城,以蠔殼為墻。至此,香山縣城的城墻范圍,擴大至周圍三里多。在明嘉靖、崇禎、清康熙、嘉慶、道光、同治等朝代,進行過多次修葺。從嘉靖朝和康熙朝的《香山縣志》地圖中,可以清楚看到,城墻的西北角外是煙墩山,東北角外是給士兵練習騎射的校場和演武廳,武山、仁山、壽山都在城墻內(nèi)。但在清乾隆朝的《香山縣志》中,校場已移到了西北角外,原來東北角外的較場位置,演武廳改成了關(guān)帝廟,廟前辟為沙岡墟。
沙岡墟最有名的就是有一棵大榕樹,郁郁蒼蒼,繁陰匝地。人們都把那個地方叫做“榕樹頭”。一位老中山人回憶說:“關(guān)于‘榕樹頭’,民間有很多傳說和故事,其中以沙岡墟最有故事。沙岡墟是中山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集市,幾經(jīng)搬遷,其中在太平路榕樹頭這一帶的歷史不短。每逢農(nóng)歷三六九,石岐附近鄉(xiāng)鎮(zhèn)的農(nóng)民就會帶來各自的土特產(chǎn)前來擺賣:橫欄的農(nóng)民帶來雞和鵝,民眾的農(nóng)民帶來粉葛和大蕉,沙朗的農(nóng)民摘來‘胭脂紅’……最特別的,還要數(shù)五桂山的鄉(xiāng)民,他們從山上割來山芒來擺賣?!?/span>
每到墟日,榕樹頭下便歡鬧起來了,人群如蟻附蜂屯,空氣里散發(fā)著爛菜和臭魚的味道。人們不僅不討厭這種氣味,還很興奮。如果遇上官府處決犯人,這里就更熱鬧了。人們把各種爛菜、臭魚往犯人身上扔,嘴里不斷發(fā)出咒罵??赐隁⑷艘院?,男人們便聚集在酒肆里喝酒,直灌得臉紅腦脹,最后留下一地嚼爛的檳榔殘渣,各自歸家。這個墟直到20世紀70年代還在,90年代以后,才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。豬仔街、賣鴨街、蓑衣街這些承載著鄉(xiāng)村記憶的地名,也逐漸淹沒在城市化的巨流之中。
如今,在扒沙街西北面還保存著一段東城墻的殘垣,高5米多,厚約0.8米,長約32米,城墻是用褐色花崗巖石塊和方磚砌成的。殘墻上長了一棵大榕樹,根須交錯,深深植入了墻體的石縫之間,墨綠的枝葉,遮天蔽日。1990年被中山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九曲河也已經(jīng)消失了,有些河段被填平,有些河段加蓋成了暗渠,從水關(guān)街、河泊大街、上中下河泊、后崗涌這些街名,還可以依稀追尋到昔日護城河的遺痕。1994年,一位中山人在回憶九曲河的文章中感嘆:“進入了90年代,石岐東郊地區(qū)進行了大規(guī)模的市政建設(shè),又將上述這條小河用鋼筋混凝土覆蓋成陸路,與中山路(即岐關(guān)東路)和民族路水路接通。石岐的‘九曲河’成了歷史記載,而九曲河附近一帶,建成的高樓大廈,一幢比一幢高,成了石岐的新市區(qū)之一?!?/span>
本文來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作者:葉曙明,如若轉(zhuǎn)載,請注明出處:《石岐做了中山縣城,背后有段古》http://m.ibt120.cn/column/96905.html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