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越,是明朝中期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。

他是景泰朝的進士,正兒八經靠八股文考上科舉的書生。但讓他名揚天下,得以身居高位的,卻是他的戰(zhàn)功。他在河套地區(qū)多次擊破韃靼,為成化朝的安定立下汗馬功勞。

但作為一個文武雙全,官至兵部尚書的名將,王越卻不是一個名聲很好的人。他先后與汪直等大太監(jiān)交好,也正是在這些太監(jiān)的支持之下,他得到了更多展現(xiàn)自己能力的機會。但一旦這些太監(jiān)倒臺,他也就跟著倒霉,朝中的士大夫認為他攀附權勢,對他風評甚差。

而且,王越也絕不像海瑞那樣,是一個讓人抓不住把柄的人。他既行賄又納賄,生活方式毫不節(jié)儉,生性豪邁不拘小節(jié),與大家印象中的“忠臣”極不相符。

我們讀歷史的時候,千萬不要像讀小說演義一樣,將人簡單地分成忠臣和奸臣、好人和壞人兩個分類。事實上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是絕對的好人或者絕對的壞人,一些我們印象中的壞人其實頗有建樹,一些我們印象中的好人其實也有很多缺點。從大方向上,我們或者可以判斷這個人對于歷史和當時的國家民族發(fā)揮了什么作用,但絕不能簡單地以“好”或者“壞”去判斷一個人。

在古代中國,例如明朝,要當個混日子的官員不難,但要做成一件事卻是很不容易的。因為這個朝代的官僚體系已經非常成熟,六部、御史、錦衣衛(wèi)、太監(jiān)等等各個系統(tǒng)各司其職,各自有各自的利益,任何的改變都很容易遭到反對甚至打擊。所以你要做成一件事,就必須把這些部門的利益給統(tǒng)一起來,而能夠統(tǒng)一這些部門利益的,只有更大的利益。于是,行賄成了必不可少的潤滑劑。

像王越這樣的人,又例如大家熟悉的名將戚繼光,名臣張居正,他們都不惜用各種辦法與太監(jiān)搞好關系。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朝代,沒有太監(jiān)的支持,別說抗倭、推行稅制改革,連調動個小兵都未必調得動。他們行賄,并非(起碼不只是)因為自己想升官發(fā)財,而是因為他們希望把事情做成。

在遇到體制性的困難時,有兩條出路。一條是正面對抗,努力把體制的弊端給改革掉,從而獲得一個更良好的體制;另一條是繞路走,利用體制本身的邏輯或者漏洞,不擇手段想辦法把想做的事情做到。

在古代的希臘和羅馬,精英們往往傾向于第一條道路。因為當時的希臘和羅馬讓人們參與法律的制定和修改,特別是在共和國時期,發(fā)起修改法律的動議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。

但在古代中國,精英們則傾向于第二條道路。因為他們知道,除非改朝換代,否則修改體制的機會極低。而中國古代的精英們也很早就明白,事情是靠人做的,只要控制了人,體制就會被彎曲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
選擇第一條道路的人相信體制的力量,相信好的制度讓壞人變好;而選擇第二條道路的人相信人的力量,相信人定勝天,再好的制度沒人相信沒人執(zhí)行,就只是一張廢紙。

兩個選項,似乎都有其道理,也都有其緣由。孰優(yōu)孰劣?如果是你,你會選哪一條路?

(識別下圖二維碼,聽我播講的《明朝那些事兒》)

是制度改變人,還是人改變制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