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羊傳說在民間流傳已久,廣州有“羊城”之稱,亦源于五羊傳說。有關(guān)五羊降落廣州的時間,歷代有多種說法,清屈大均《廣東新語》稱為周夷王八年(前878)時,同書又有三國吳(222—280)時的說法;晉裴淵《廣州記》稱為戰(zhàn)國周顯王(前368—前321)時;北宋錢易《南部新書》則稱在晉朝(265—420)。
五仙觀內(nèi)的“仙人拇跡”,相傳為當年仙人在此“叱羊為石”時留下的足跡。明成化二十年(1484)進士張詡曾居今詩書路,嘗作《坡山》詩:“坡山高哉凌紫煙,下有穗石一洞天。羊駕何年來五仙,羊化為石其中眠?!鼻迩 赌虾?h志》稱:“坡山,在城內(nèi)大市阛阓中,向在江干,相傳晉時渡口,故稱‘坡山古渡頭’……其頂有丹灶,其陽有穗石?!?/p>
民間有一個傳說,周赧王(約前316-前256年在位)時,廣州稱南武城。在城南坡山下有一對父子,相依為命,以耕稼為生。某年南方大旱,五谷失收,無糧交租。田主把父親送入官府,兒子日夜哭泣,驚動了天上神仙。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綢衣,騎著五色仙羊,駕祥云降至坡山,各把手中的六出谷穗和粳稻、麥、黍、稷等作物的種子,交給那位失去父親的少年,并對他說:“你把谷穗拿去栽種,澆水施肥,自會長出許多糧食,你父子便得救了。”然后合十祈祝:“愿此阛阓永無荒饑。”
那少年按照仙人囑咐,播下種子,澆水施肥,第二天長出一片黃澄澄的飽滿谷穗。少年把谷子挑到官府,請求釋放他的父親。堂上官憲一看竟是上好的絲苗米,便誣稱谷子是少年偷回來。嚴刑拷打之下,少年不得不把仙人降臨的事情供出。
父親獲釋后,與兒子一起回家,見五位仙人還在坡山上納涼聊天,便說:“官府已經(jīng)知道谷穗是你們給的了,你們快走吧,免遭官府毒手?!惫俑沙龅难靡垡盐搽S而至,要捉拿仙人。但五仙人已乘風而去,只留下五只仙羊。
衙役捉不到仙人,便追趕仙羊,一直追到珠江邊,忽見天空打開一道大門,五只仙羊冉冉升起,進了天門。后來這地方就叫“五仙門”。衙役捉不到仙羊,返回坡山想找那對父子,也不見了蹤影。卻見五只仙羊還在山上悠然吃草。惱羞成怒的衙役揮刀砍去,羊瞬間化為五塊大石。經(jīng)過千百年后,五塊大石只剩下一塊,上面還有仙人留下的足跡。
1925年的《廣州民國日報》刊登署名甘樹熙的文章,說他探訪五仙觀時,主持道人告訴他另一版本的五仙故事。在這個故事中,五仙與五羊,同為一體,羊就是仙人,仙人就是羊。
當初白鵝潭是一弱水,行舟甚險,某日有五人雇船過潭。船至半途,忽然興起巨浪,小船搖搖欲覆。五人投二石于水,頓時風平浪靜,白鵝潭從此浪瀾不興。每于月白風清之時,可以見到一對白鵝浮沒于波間。這五人登岸后,行至大市街,化為石羊。明、清兩代,五仙觀均入選“羊城八景”,分別名為“穗石洞天”和“五仙霞洞”。當然,五羊降臨只是一個民間故事,所謂仙人拇跡,不過是附會之說。
這就是流傳在坊間關(guān)于五仙與仙人拇跡傳說中的兩個版本。也許廣州人還可以說出許多個不同的版本。
2007年,五羊傳說入選廣州市第一批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作名錄;同年入選廣東省第二批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的民間文學類項目。
歡迎贊賞
歡迎關(guān)注、轉(zhuǎn)發(fā)、在看
長按二維碼 識別?
關(guān)注我們
最新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