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前,廣州水網(wǎng)縱橫,就以荔灣為例,有“西關(guān)八橋”的說法。直至今日,留下來的古橋已為數(shù)不多,如果除去殘存及改建者,那算得上完好保留的只有七座,它們分別是福蔭橋、石井橋、五眼橋、匯津橋、沙面東橋、云桂橋、毓靈橋。
先講福蔭橋,建于清乾隆年間,原在福蔭院旁。當(dāng)時芳村一地有眾多園林,隨著福蔭院被拆,與附近其它園林被歸入醉觀花園范圍,福蔭橋也就留在醉觀花園之中。
(福蔭橋)
而在石井河上的石井橋則是清道光年間重建后保留下來的,從重建好到現(xiàn)在,它經(jīng)已有一百八十一歲了。1856年,英國對華發(fā)動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,為打擊英軍,石井鄉(xiāng)的村民奮起反抗,如今在該橋的邊岸上有一個亭和一座碉堡,就是時人為抗英所建的。當(dāng)年侵略者炮擊的彈孔,至今仍留在石欄桿上。
(石井河)
五眼橋就位于秀水河上,被稱為“廣佛大道第一橋”。相傳,明代萬歷年間進(jìn)士李待問乃鹽步一李姓員外與其妹仔所生的私生子。年幼時,母子二人受李家中人排擠,唯有獨(dú)自搬出,相依為命。待問自幼勤學(xué),又酷愛武學(xué),憑其軍功,官至戶部尚書。為照顧年邁老母親,待問毅然辭去官職,回廣州開設(shè)商行。其常從廣州渡秀水河回鹽步探母,深感一河相隔,過往不便,為造福鄉(xiāng)梓,便出資修一五洞石橋,命其名作“通福橋”。因橋五孔,故又有“五眼橋”之稱,因待問修橋,故得稱“李公橋”。橋修建之后,待問有感,出一上聯(lián):“橋眼五通連水秀”,此上聯(lián)倒轉(zhuǎn)讀亦通,成千古絕對。
(五眼橋)
匯津橋位于今珠江涌中段,從前這段水面稱為“馬涌”,故此橋又名“馬涌橋”。江水自馬涌東西兩端同時流入,到橋處匯合,故橋就得名“匯津”了。
(匯津橋)
沙面東橋原名“法蘭西橋”,乃1861年9月簽訂《沙面租界條約》后建。最初橋有檐頂,后被改建過四次,最后一次是在1967年,當(dāng)時為修筑人民橋引橋,破壞之,最后一次改建之后的東橋變成一座平淡無奇的白橋。
(沙面東橋)
云桂橋因其橫跨云桂涌而得名,其最初由明朝廣州名士何雄柏所建,他官至禮部尚書,因彈劾奸相嚴(yán)嵩遭謫,罷官歸廣州故里,設(shè)天山書院講學(xué),為便利行人往來而建此橋。到了清代,橋被重修。1958年,開辟曉港公園時,橋被納入公園范圍。
(云桂橋)
最后就是毓靈橋,建于清代中葉。橋所在位置原本有條鐘秀鄉(xiāng)村,乃“鐘靈毓秀”之意,故此,橋就稱“毓靈”啦。它如今就在芳村區(qū)舊區(qū)府東南。
(毓靈橋)
最新評論